什么是肾小球血尿?肾小球血尿是红细胞形态学变化的机制,是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底膜时,受到挤压损伤;而在通过各段肾小管的过程中,红细胞又受到不同的尿酸碱度和不断变化着的渗透压影响,加上介质的张力及各种代谢产物(脂肪酸,溶血卵磷脂,胆酸等)的作用,造成红细胞大小,形态和血红蛋白含量等变化或肾小球血尿,尿中红细胞>8000/ml,大部分(>70%)为两种以上变形红细胞.
肾小球血尿分类:
正常尿中红细胞很少,红细胞不超过3/HPF。显微镜下红细胞>3/HPF,称镜下血尿。肉眼见到呈不同程度红色混浊如洗肉水样或有血凝块,称肉眼血尿,此时,每1L尿中含血量在1ml以上。
根据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可将血尿分为3种,即均一性红细胞尿(非肾小球源性血尿)、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(肾小球性血尿)和混合性血尿。
1.均一性红细胞血尿,形态较一致,类似外周血未染色血片上的红细胞形态。在少数情况下,也可见到丢失血红蛋白的影红细胞或外形轻微改变的棘形红细胞。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。据报道,均一性红细胞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达92.6%。
2.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,红细胞大小不一,体积可相差3—4倍,尿中可见2种形态以上的多形性变化的红细胞,如大红细胞、小红细胞、棘形红细胞、皱缩红细胞等。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6.6%。
3.混合性血尿。依据哪一类红细胞超过50%,又可分为以均一性红细胞为主和以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的两组。
引起肾小球血尿的原因:
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,引起肾小球血尿的原因主要有急性人流常识 、急进性人流常识 、膜增殖性人流常识 、系膜增生性人流常识 、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。
肾小球血尿与非肾小球血尿的鉴别
当排尿开始为血尿,而后段尿液正常,一般多为尿道疾病;如排尿开始正常,快结束时出现血尿,多为膀胱炎和前列腺病;如果为“全程血尿”,血色暗红,一般多为肾脏的疾病引起。尿血很少出现休克的表现。
1.尿三杯试验
由于绝大多数血尿来源于泌尿系统本身,因此对于血尿患者可采用尿三杯试验来进行初步定位。一般初段血尿,提示前尿道出血;终末血尿,提示膀胱基底部、前列腺,后尿道或精囊出血。如三杯均为程度相同的红色,称为全程肉眼血尿,提示膀胱颈以上部位(即上尿路)出血。上尿路出血同时伴血凝块时,多提示为非肾小球疾病;而肾小球源性血尿为无痛性全程血尿,一般不伴有血块。
2.新鲜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
1>畸形红细胞率
尿中畸形红细胞(形态、大小、血红蛋白含量异常)占75%以上,可诊断为肾小球源性血尿,如变形红细胞超过50%,应考虑尿红细胞来源于肾小球。这种方法鉴别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敏感性达89%,特异性达92%。
3.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
肾小球疾病时,血液中的红细胞平均容积为80~100μm3之间,故呈现为两侧对称,峰值在80~100μm3之间的曲线。尿液中红细胞体积普遍缩小,故曲线呈两侧不对称,峰值明显前移,即峰值上的红细胞容积<静脉红细胞曲线峰值上的红细胞容积;
非肾小球疾病时,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,曲线两侧对称,峰值无明显前移,其峰值上的红细胞容积略>静脉红细胞曲线峰值上的红细胞容积。这种方法敏感性达94%,特异性达96%。
4.血尿如伴有较大量的蛋白尿和(或)管型,特别是红细胞管型,多提示为肾小球源性血尿。
临床上通过以上检查有时仍不能明确诊断血尿来源,尤其是高度怀疑为肾小球疾病时,应行肾活检(肾穿刺)。
什么是肾小球血尿?肾小球血尿的发病原因有什么?肾小球血尿和非肾小球血尿如何鉴别?以上从各方面为您详细介绍有关肾小球血尿的内容,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和指导。